
梧州零距離網-梧州日報訊(記者 姚藍婷 通訊員 張諱 黃維可)今年以來,我市以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改革為牽引,通過政務服務系統重構與辦事流程再造,深度整合政務資源、提供主動精準服務,全力打造“多、快、好、省”的政務服務新樣板,推動政務服務從“能辦”向“好辦、易辦、快辦”轉型升級。
今年1至10月,全市政務服務辦件量159萬件,企業群眾滿意率99.97%,多項指標位居全區前列。
多維度拓展構建協同工作新格局
不動產登記“一件事”、新生兒出生“一件事”、教師資格認定“一件事”……政務服務的“小事項”關系著改革惠民“大文章”。近年來,我市不斷拓展服務范圍,著力構建跨部門、高效率的協同工作新格局。
我市創新實施“鏈長制”,通過健全服務體系打破部門壁壘,以重點事項牽頭部門為“鏈長”、相關協作部門為“鏈員”,協同推進國家、自治區級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落地,并結合本地實際,推出漁業船舶船員證書辦理、二手房購買、教師資格認定等26個市級特色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推進實施國家、自治區、市級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事項共94個,涵蓋44個部門,累計辦件9.5萬件。
以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試點為契機,我市拓展服務范圍,推出106項涉企增值服務事項,包括產業投資項目“承諾即開工”、再生新材料等11類產業鏈“一類事”全流程服務事項,累計為1573家企業提供服務1940次,年內推動廣西源泰德潤金屬材料制造等11個總投資46.86億元的項目實現“承諾即開工”。
我市還充分發揮毗鄰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,深化“跨域通辦”,與5省12市簽訂“跨省通辦”協議,實現合作城市2963項事項與梧州568項事項異地互辦,開通29項高頻事項遠程視頻幫辦服務。
快效率審批優化服務流程提效能
政務服務的效率與質量直接影響著群眾的生活與企業的發展。我市通過推進“三減一提升”、優化工程審批、響應群眾訴求三大舉措,切實提升辦事效率與群眾滿意度。
對標粵港澳大灣區,我市持續推進政務服務“三減一提升”,實現810項政務服務事項“同事同標”,累計精簡材料680份、壓減環節436個,720項事項辦理時限達到粵港澳大灣區水平。我市還優化“大綜窗+特色專區”窗口模式,推行自然人、法人“一窗通辦”,無差別受理690個事項,群眾排隊時間平均縮短15分鐘,窗口受理提速30%。
在推動工程建設領域“快審快批”方面,我市在全區率先規范管理政務服務特別程序,深化改革,檢驗、檢測、評審等環節時限壓縮超60%,市本級工程項目并聯審批辦結率提升至75.2%,審批平均提速75%。
為精準解決辦事痛點,我市常態化開展“政務服務體驗官”活動,邀請政協委員、企業和群眾代表體驗辦事流程,并建立“清單制+回訪制+銷號制”差評整改機制,實現差評整改與回訪率100%。
省成本助力激發市場活力優生態
當前,我市正持續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聚焦企業辦事效率、交易成本、政策知曉度等關鍵環節,打出“免申即享”“降費減負”“普惠可及”組合拳,通過一系列精準化、創新化舉措為企業“松綁減負”,不僅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,更持續優化了區域營商環境。
——推行惠企政策“免申即享”。我市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,可受理政策兌現事項達1472項。針對重點工業領域,我市向10544戶企業精準推送政策,為10537戶企業提供提前服務,辦件量超21.7萬件次,惠及市場主體13.7萬戶次。
——推動公共資源交易“降費減負”。我市創新“云上開標+跨區域遠程評標”模式,在全區率先完成首例工程建設項目跨省遠程評標,并與廣東肇慶、惠州等5市開展粵桂合作跨省遠程評標項目84個,成交總額49.1億元,累計節約資金2.2億元。



